首页 >> 新闻播报 >>新闻 >> 中国白酒香型是怎么崛起的,又是怎么让品牌堕落的?
详细内容

中国白酒香型是怎么崛起的,又是怎么让品牌堕落的?

文章内容

白酒企业不断涌现各种新香型及口味表达其核心是为了创造差异化的竞争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起初香型的出现也确实帮助了白酒行业更好地进行市场识别和教育但随着市场的认知与香型的稳定后创新香型已无法帮助企业简单建立区隔和竞争优势

白酒主流香型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在1965年之前中国白酒是没有划分香型的但白酒香型又是如何诞生的呢首先香型是白酒与生俱来的特征自白酒诞生就有了香型只是建国后才被发现总结命名

1952年9月首届全国评酒会于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白酒的感官评定标准是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相关机构对我国白酒的香型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通过剖析酒内香味成分研究香气成分与工艺关系举几个例子

酿酒酒曲不同酱香酒用高温曲清香型用低温曲浓香型用中温曲

酿酒窖池不同

酱香酒是石窖清香型是地缸浓香型是泥窖

酿酒工艺不同

酱香型要求四高一长清香型讲究一清到底

酿酒环境不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酿一种酒也是有据可依的

于是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有了快速准确灵敏的色香味格四大感官评审标准

但这个时候由于对白酒的香型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所有的白酒都混在一起盲品评委按酒的色百分制打分写评语一轮轮淘汰最后决出优胜

这种情况下香气浓的酒占优势而放香较弱的清香酱香型白酒得分较低所以选出来的白酒八大名酒浓香占了四个酱香(茅台)凤香(西凤)清香(汾酒)董香(董酒)各占一个

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中国白酒首次按香型进行评比这次评酒会确立了四大基本香型并进行了正式官宣统一标准描述语如下

酱香型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

浓香型酒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香长

清香型酒清香纯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口余味爽净

米香型酒蜜香清雅入口绵柔落口爽净回味怡畅

不属于四大香型的白酒被列为其他香型自此白酒的香型划分以及香型类别逐渐为国内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白酒香型是怎么扩容的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白酒研究的逐步深入及科学的进步根据白酒生产工艺香味成分风味特征等考核指标从其它香型逐渐分离出了8种复合香型白酒逐渐发展成了十二种主流香型

■ 兼香型由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衍生而来
■ 药香型兼用大小曲曲中加中草药小曲酿酒大曲产香串蒸得产品兼具三种香型白酒的特点
■ 凤香型制曲原料及温度与清香型白酒接近但发酵容器又与浓香有关
■ 豉香型由米香型白酒衍生而来的其原酒即为米香型白酒
■ 特香型馥郁香型采用中高温偏高的制曲温度但其发酵时间比酱香短发酵容器更接近由衍生的凤香型白酒
■ 老白干香型早先一直将其划归清香型相同的酿酒原料相同的制曲温度相同的发酵容器但老白干采用续茬混烧老五甑工艺纯小麦制作的中温大曲区别于清香型的清茬红心后火3种曲
但是事情到此并未结束进入21世纪又有很多酒争先恐后的想成为第十三种香型更加细分的小香型也随之出现

现在白酒香型的构成是这样的

四大基本香型

八个其他香型老白干馥郁

细分小香型如淡雅香陈香陶香幽雅香和润香小曲清香邢香沉香等等就不一一列举

哪些创新香型的典型品牌结果如何

从1979年确立浓香酱香清香米香及其他香型以来白酒行业的香型创新从来没有停止过目前从市场的表现和反应来看只有改良型的创新表现更突出洋河在浓香型大类上创造绵柔浓香不仅发展了浓香型的亚品类而且也提升了洋河的竞争力也帮助洋河品牌实现了高速发展

而那些革命性的创新虽然帮助企业实现了差异化表达但是并没有形成企业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和业绩相反有些品牌甚至因为香型的创新使得市场和品牌都坠入深渊既不能跟随主流香型发展享受大品类红利又无法通过创新香型完成品牌蜕变

以下是几个典型创新香型的分析

总结来看香型的创新是建立在产品技术领先的基础上的而且需要能够让消费者简单识别形成认同企业一厢情愿的香型创新最终结果都是在缘木求鱼放弃了主流香型的亚品类发展机会虽然成为了小品类的主导者但是仅凭企业自身的能力无法推动小品类的蓬勃发展由此品牌越陷越深市场也越来越干涸

总结创新成功和失败的特点主要是两点

创新成功的特点主流香型亚品类创新成功消费者易认知和形成品质认同

创新不成功的特点脱离主流品类的独创品牌流量不足形成独创失效以品牌名或产品建立的香型无法形成香型独特性认知相反与品牌认知教育重叠

未来哪些白酒香型能够成为主流

除了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和米香型四大主流香型之外未来还有什么香型能够成为市场的主流品类呢

首先四大基础香型里的米香型因为目前的市场份额和米香型白酒的特点未来米香型要想成为主流香型还任重道远其核心需要改进闻香的优雅性和酒体使米香具有其他三大香型拥有的丰富品酒体验

其次老白干馥郁这八大主流香型基本上也是没有可能成为主流的品类虽然西凤酒目前的销售规模正在朝百亿发展但西凤酒的成功我们认为是四大名酒的品牌底蕴的成功而不是凤香型的成功因为凤香型也不是消费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香型凤从字面意义上本来就与香无关董香和老白干香型的问题前面已经论述了问题也是消费者无法认同特香三大香型有一定的基础和成功因素但是目前主流品牌的表现来看也是很难成为主流香型的只能是小宗特色产品无法接力成为主流香型市场潮流

还有是兼香和馥郁香这两个香型其实体验和闻香有相似之处更确切地将兼香的香味体验表达就是馥郁香相比于其他香型来看这两个香型的包容性和更易理解因此有机会成为主流香型

最后细分小香型如淡雅香陈香陶香幽雅香和润香小曲清香邢香沉香等等这些香型的创新如果是头部企业的亚品类创新则有机会成功主流香型的亚品类香型否则最终只能是企业越做越细分脱离主流品类的枷锁无法实现品牌的蜕变和发展

从香型的发展来看不是我们创造并定义了什么香型而是市场已经拥有什么香型被我们发现了企业创新香型的过程中一定要牢记香型创新容易但是建立认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不能表达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就乖乖放弃香型的创新在主流香型中寻找可以被自己显性化的亚品类如此才是香型创新和品牌崛起的差异化之道。





  • 电话直呼

    • 400-609-0098
    • 010-51667018
    • 010-51186818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