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奇书《金瓶梅》VS北方佳人莲花白《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可谓天下第一奇书,却被冠以“淫书”之名.莲花白是我国清代皇族传统名酒,被朱自清先生称之为“北方佳人”,二者之间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金瓶梅》全书一百回,共出现 “酒”字 2025 个,饮酒场面 389 次,描述了超过25种酒,包括金华酒、莲花白、葡萄酒、茉莉酒、药五香酒、竹叶青酒、菊花酒、艾酒、麻姑酒、豆酒、羊羔酒、老酒、南酒、烧酒等等。 咦,这不是一本 “小黄书” 吗?连书名都是择取西门庆的三个妻妾 (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 名字中每人一个字凑的,怎么变成喝酒的书了! 在西门庆的生活中,除了酒色,还是酒色,美酒和美色相生相伴,都是特意为他安排的。所以,他拼命享受,天天喝酒,天天逍遥快活。 《金瓶梅》里,西门庆家到了中秋节,已经要叫仆人:“昨日砖厂刘公公送的木樨荷花酒,打开筛了来,我和应二叔吃。”配酒的是糟鲥鱼。 刘公公是真的公公,管理的砖厂是皇家砖厂。一个内监向西门庆献殷勤,当然是有理由的,三十四回里,他的兄弟刘百户用皇家的木头盖房子,被夏提刑拿问,这本来是犯了欺君罔上的大罪,却被西门庆徇私枉法,仅仅将其家人刘三打了二十棍了事。刘公公当然要领西门庆的情面,中秋节令,特地送来应景的 “木樨荷花酒”给西门庆。 木樨荷花酒 木樨荷花酒本来叫“莲花白”酒,是皇宫里的酒。砖厂刘公公在酿酒时加入了桂花(木樨),所以又叫“木樨荷花酒”。 可是,皇宫里那么多酒,为什么偏要送这种酒呢? 自然是因为西门庆荒淫无度,刘公公担心他身体被掏空。当然,桂花荷花清香扑鼻,用来做酒,可散痰淤,治牙疼,对咳喘、闭经腹痛也有一定疗效。 明史记载,《金瓶梅》两次提到刘公公送来的木樨荷花酒(莲花白酒)都是京师朝廷酒馆所酿,规格高出地方酒一等。《元明事类钞》卷三一“荷花酒”条记载:“正德间,朝廷开设酒馆,酒望云:本店发卖四时荷花高酒,犹南人言莲花白酒也”。毛奇龄《西河合集实话》所引张南士诗:“墙边浆妇漱花绮,廊下酒家衔酪红”,描写的就是朝廷酒馆酿制荷花酒的场面。荷花酒中如掺入木樨香料,便可成为木樨荷花酒,这也是一种双料荷花酒。可以说《金瓶梅》书中所得荷花酒,每每货真价实,也就是近人所称的“莲花白”酒。 史载,“莲花白”金、元、明、清时期就已开始在北京盛行,当时私家的名酒就有“倪家莲花白”(金·元好问诗“倪家莲花白,每酿必见贻”)、“文仲家莲花白”(元·李治诗“情知天上莲花白,压尽人间竹叶青”)等。明代《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畅饮“莲花白”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清代,“莲花白”的地位更是达到了顶点,因为结缘慈禧太后,成为宫廷御制名酒,专供皇室饮用,并常作为珍贵的礼品馈赠亲信臣僚和外藩邦臣。末代皇帝之弟溥杰醉饮北京莲花白后挥笔题句:酿美醇凝露,香幽远益清;秘方传禁苑,寿世旧闻名。 “京莲”牌莲花白以纯正高粱酒加入莲蕊、何首乌、黄芪、当归、豆蔻、砂仁等30多种珍贵中草药进行蒸、炼、调制,入瓷坛密封陈酿而成,酒液清澈透明似水晶,饮用时酒香充溢,药香与酒香协调而悦人,口感醇厚甜润,柔而不烈,回味悠长,余香不息。不仅对人体有超凡的补益之力,还具有良好的调补五脏,防病祛病,保元固本之功。经常饮用有滋阴补肾、和胃健脾、舒筋活血、理气化湿、祛风避瘴、化食止渴,疏通经脉、强筋壮骨等功效。是集营养、滋补、保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于一体的高档名贵养生健康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