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禧饮莲花白“醉题金匾”有图有真相清朝末年,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长住颐和园。每逢农历六月的莲花节,她常在美丽的昆明湖畔,面对红荷白莲摆下莲花白酒宴,邀王公大臣在此消暑、品酒赏花。因而,莲花白酒便享有“御酒”的声誉。据传,那些“不够级别”而无缘赴宴的贵族、官僚等,也要过节摆摆谱儿,于是便到仁和酒店里沽酒过节;或有人在此摆下家宴一饮,也算随宫里过节沾点太后老佛爷的喜气儿。这似乎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大大抬高了莲花白酒及其厂家的地位。 关于慈禧太后喜欢莲花白酒,还流传着一个慈禧“醉题金匾”的传说。 大家都知道,在北京著名的卧佛寺卧佛殿内卧佛的上方,悬挂着写有“得大自在”四个字的金匾。这是清朝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而在卧佛殿外的殿檐下,也悬挂着一块写着“性月恒明”四个字的金匾。这块金匾上的字,据传是慈禧太后题写的。 据说在慈禧太后把持朝政的时期,每逢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她都照例到香山登高,然后再到卧佛寺上香。卧佛寺的住持方丈一直想讨太后的墨宝,但慈禧很少给人题字。方丈绞尽脑汁,决定走太后老佛爷的大红人、大总管太监李莲英的门路。于是他备了一份厚礼,亲自想办法送给李连英本人,并对他说了自己的想法,恳请李帮忙。李莲英看到这份礼确实不轻,便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在重阳节这天一大早,方丈便领着众僧把卧佛寺里里外外打扫得非常干净。正午时分,太后老佛爷的轿子一进山门,方丈即率众僧接驾。待慈禧进香完毕后,便由李莲英和方丈陪驾,在寺里闲逛。当走到一片竹林旁,李莲英与方丈互递眼色后,李便有意将慈禧引到一座四角重檐的凉亭前。亭子里早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斋饭。这时,方丈便伏首跪在慈禧面前,说他一个月前抽了个上上签,说重阳节有贵客临门,没想到今日果然如此,所以特备一桌斋饭,恭迎太后老佛爷。慈禧一听,心里非常高兴,待坐下一尝桌上的素菜,在宫里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她更觉得这些菜的味道非常美。慈禧吃着菜,突然眉头微微一皱,聪明的李莲英立即跪下,并从怀里掏出一瓶莲花白酒说:“奴才这儿给老佛爷预备着呐!”因为他深知慈禧遇到好菜,必要喝莲花白酒。慈禧一看,心里不但高兴,而且更感到李莲英猜中了自己的心思。于是高兴地说:“好!回去重重有赏。” 慈禧三杯酒下肚,李莲英便趁着慈禧高兴说道:“老佛爷,何不题诗作赋?”慈禧已有三分醉意,于是吩咐人笔墨伺候,方丈赶紧让小和尚们将早准备好文房墨宝的案桌抬上来。慈禧借着酒劲儿“以禅为题”挥笔写了一首五言绝句后,方丈便让一个小和尚将一张宣纸铺在桌案上,跪请太后老佛爷再赐几个字。慈禧便高兴地写下“性月恒明”四个字。方丈捧着这四个大字,真是如获至宝。待慈禧太后离去后,方丈立即命人将慈禧的墨宝制成金匾,悬挂在卧佛殿的屋檐之下。所以,据说方丈和众和尚,不仅感谢李莲英,而且也感谢这瓶莲花白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