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皇帝最喜欢喝的一种酒酒是人们嗜好的饮料,每逢喜庆便喝酒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帝王的饮食生活中,酒更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位置。自古以来,酒一方面被人奉为“琼浆玉液”、“消愁药”、“长乐公”,甚至还有“酒为欢伯,除忧为乐”之说;另一方面又被人咒骂为“祸根”、“魔鬼”、“毒药”,产生这样截然相反的评语,显而易见,与人们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精神状态及个人嗜好有一定关系。作为一国之君,染上了这种嗜好,成天沉湎于酒中,将是十分危险的。其实酒并不可怕,只要科学地饮用,不仅可以减少酒祸,相反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安定。清代几位高寿皇帝的饮酒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康熙、乾隆等皇帝都喜饮一点酒以养生。 清代酒类品种之多、风格之异,是中国历代无法比拟的。酒的名称也是形形色色,有的是以酒色取名,有的是以产地取名,有的是以人名取名,有的又因酿造方法的特殊,而加以特定的名称,这些都丰富了清宫的酒类。在此基础上,清宫酒形成了以重养生为主要特色的传统,这里介绍几种清宫养生名酒。 ⑴ 菊花白酒 该酒系清宫名酿,是用清宫御酒秘方精酿出来的高档滋补酒。 菊花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花,除供人观赏外,还具有食疗价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茎、叶、花的同时,还用其花酿酒。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饮菊花酒可以“免灾、长寿、吉样”。历代皇室都把菊花酒作为“益寿延龄”的珍品。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说,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并介绍了菊花酒的制法:“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唐代诗人孟浩然也写有诗,认为重阳节应饮菊花酒: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宫廷在重阳节饮菊花酒延寿这种古老的习俗,在南朝梁时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清代的《清嘉录》、《燕台笔录》等都有记载。如明代万历年间的《酌中志》说:北京“九月,御前进安菊花,吃迎霜麻辣兔、菊花酒。” 历代宫廷对菊花酒的酿制方法不尽相同。晋代菊花酒的制法已如上述,明代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 清代时,菊花酒称为“菊花白酒”,其酿制以白酒浸渍药材,蒸馏提取。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有个太监获准出宫,开了个“仁和酒厂”,根据宫廷太医的方子,酿成“菊花白酒”、“莲花白酒”等,供皇室享用。据后来“仁和酒厂”副厂长甄富荣说,仁和酒厂最初由几名太监管理,是一座官办的御酒坊,为就近取玉泉山的水,酒厂设在海淀,以后又逐步脱离了清宫的直接控制,变为独立经营,但仍以酿制宫廷御酒为主。甄先生的父亲 16 岁便进宫送酒,宫里则一年给两次颇为优厚的赏银。由于上述原因,仁和酒厂便成了掌握清宫御酒奥秘的唯一厂家,据说当时进贡的御酒有“菊花白酒”、“莲花白酒”、“桂花酒”、“茵陈酒”、“五加皮”、“玉液金波”等。 1980 年,甄富荣先生献出了“菊花白酒”的配方,由北京仁和酒厂生产,该酒选用优质杭白菊、人参、熟地等10余种名贵中药酿制而成,具有清肝明目、降压安神、滋阴补肾等功效。清朝末代皇帝的弟弟——溥杰先生品尝以后认为很有清宫御酒的味道,欣然命笔写下了《题赞仁和酒厂新酿菊花白酒》 : 香媲莲花白,澄领竹叶青。 菊花夸寿世,药佐庆延龄。 酿肇新风味,方传旧禁廷。 长征携作伴,跃进莫须停。
⑵ 莲花白酒 该酒为宫廷高级滋补御酒,创制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另据徐珂《清稗类钞》说:“瀛台种荷万柄,青盘翠盖,一望无涯。孝钦后每令小阉采其蕊,加药料,制为佳酿,名莲花白。注于瓷器,上盖黄云缎袱,以赏亲信之臣。其味清醇,玉液琼浆,不能过也。”瀛台是今日的中南海湖中的小岛,文中泛指当时的太液池。慈禧太后用这里所产白莲花的花蕊入酒,改良了传统的莲花白酒,酿成名符其实的“莲花白酒”。 该酒配制方法为清宫秘方,后来流入民间。该酒用二十多种名贵中药材,如当归、何首乌、丁香等,进行蒸炼,加入白糖调配,入瓷坛密封,陈酿而成,具有滋阴补肾、开胃健脾、舒筋活血、祛风避瘴等多种功效。溥杰先生品评后,写诗赞道: 酿美凝醇露,香幽远益清。 秘方传禁苑,寿世旧闻名。 ⑶ 桂花陈酒 该酒原名为“桂花陈酒”,系清朝皇帝专用御酒。据清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说:桂花陈酒是“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健脾之功。” 1956年,北京葡萄酒厂获得了此酒的酿造秘方,酿造成功。桂花陈酒,色泽金黄,晶莹明澈,有鲜美的桂花清香,酒味芳香醇厚,微酸略甜,回味悠长,饮后幽雅宜人。溥杰先生曾写诗赞道: 八月桂凝香,晶莹琥珀光。 绍赓前代味,十亿共欣尝。 ⑷ 府酿酒 该酒原名“香白酒”,系清代宫廷名酿。它以优质高粱白酒作为基础酒,以佛手为主,并辅以广柑、木瓜、茵陈等鲜果及药材,采用浸渍、蒸馏、陈酿、勾兑等工序而酿成。 l984年,北京通县酒厂根据《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提供的秘方,与现代科学配制工艺相结合,配制成功。溥杰先生品尝后,写诗赞道: 昔时王谢珍家酿,展转流传历百年。 仿膳品尝当日味,飞觞共醉尚方筵。 ⑸ 菖蒲酒 该酒是一种高级滋补饮料酒,早在汉代就已蜚声酒坛,为历代帝王所喜用。《明宫史》说:“宫眷内臣……初五午时,饮砂、雄黄、菖蒲酒”。到了清代,每年农历端午节,有“君臣痛饮菖蒲酒”之说。 近年来山西垣曲酒厂在历代酿造菖蒲酒秘方的基础上,取其精华,终于酿出年久失传的名酒。它色泽澄黄微翠绿,清亮透明,酒味醇厚,药香协调,有益寿延龄之效。溥杰先生品尝后,写下了《菖蒲酒颂》一首: 名酿溯源肇炎汉,历代曾闻列御膳。 琼浆玉液庆延龄,盈帙连牍见经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