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喝过北京莲花白吗?四大名著中红楼梦想必大家基本都看过吧?就算没看过应该也听说过吧。文中曹府莲花白酒就是其中一个,这莲花白酒乃是曹府家宴用酒,它的风格和滋补功效主要决定于滋补鲜果、药材、食用香料植物与色料植物及其配方。 根据中国曹雪芹研究会提供的曹府秘方。曹府莲花白酒有两种滋补鲜果,两种补益药材,一种滋补物质,一种食用香料植物和色料植物等组成生产配方。 莲花白被称为京城御酒,属于高级滋补酒,滋阴补肾、和胃健脾、舒筋活血、避瘴气,是北京地区历史最悠久的著名佳酿之一,酒性柔和,芳香宜人。 北京酿造此酒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到了清代,配制方法为封建王朝的御用秘方。 清朝光绪年间,位于北京海淀镇的“仁和酒店”获御制秘方,精心配制,供应民间饮用。 莲花白酒,不仅原海淀镇的嗜酒之人喜欢喝上两口,就是北京城里的嗜酒者也有不少人喜欢喝。甚至清朝年间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名商大贾等也喜欢喝莲花白酒。 莲花白酒是用北京海淀镇独有的特产白莲花的花蕊、莲子再配上几十种珍贵药材配制酿成。据说喝这酒对身体有益,再加上经营莲花白酒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所以除了仁和酒厂,别的地方的酒厂还真生产不出来这种酒,莲花白酒一直为老北京人所爱。 据说,清朝末年,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长住颐和园。每逢农历六月的莲花节,她常在美丽的昆明湖畔,面对红荷白莲摆下莲花白酒宴,邀王公大臣在此消暑、品酒赏花。因而,莲花白酒便享有“御酒”的声誉。据传,那些“不够级别”而无缘赴宴的贵族、官僚等,也要过节摆摆谱儿,于是便到仁和酒店里沽酒过节;或有人在此摆下家宴一饮,也算随宫里过节沾点太后老佛爷的喜气儿。这似乎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大大抬高了莲花白酒及其厂家的地位。 关于慈禧太后喜欢莲花白酒,还流传着一个慈禧“醉题金匾”的传说。 大家都知道,在北京著名的卧佛寺殿外的殿檐下,悬挂着一块写着“性月恒明”四个字的金匾。这块金匾上的字,据传是慈禧太后题写的。 据说在慈禧太后每逢重阳节这天,她都到香山登高,然后再到卧佛寺上香。卧佛寺的方丈一直想讨太后的墨宝,但慈禧很少给人题字。方丈绞尽脑汁,决定走李莲英的门路。于是他备了一份厚礼,恳请李帮忙。 这一日,待慈禧到卧佛寺进香完毕后,在寺里闲逛。来到凉亭前,方丈便伏首跪在慈禧面前,说他特备一桌斋饭,恭迎太后老佛爷。慈禧一听,心里非常高兴,宫里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她更觉得这些素菜的味道非常美。慈禧吃着菜,突然眉头微微一皱,李莲英从怀里掏出一瓶莲花白酒说:“奴才这儿给老佛爷预备着呐!”因为他深知慈禧遇到好菜,必要喝莲花白酒。 李莲英看慈禧已有三分醉意,变提议留下墨宝。慈禧便高兴地写下“性月恒明”四个字。方丈真是如获至宝,便将慈禧的墨宝制成金匾,悬挂在卧佛殿的屋檐之下。所以,据说方丈和众和尚,不仅感谢李莲英,而且也感谢这瓶莲花白酒。 1959年,北京葡萄酒厂以此秘方,按照古老工艺方法,以昌平酒厂生产的优质高梁酒为基酒,加入当归、熟地、黄芪、砂仁、何首乌、广木香、丁香、川芎、牛膝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进行蒸、炼、调配,入瓷坛密封,陈酿而成中华牌莲花白酒。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莲花白酒就一度消逝了。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初,莲花白酒又重新生产的信息,当时这酒还没大量上市,还需要托熟人才能弄到酒。老人喝了新出场的酒后,觉得这酒不是原味儿,里面少原料。一问酒厂才知,里面有十几种药材买不到啦,当然不是原味啦! 以后,莲花白酒虽又上市了,但说实话,不少喝酒在行儿的人都感到这酒已不是“原味儿”。但一度消逝的莲花白酒再度上市总算是个好事儿吧。 可是不久之后,在市上又看不到莲花白酒啦,而且近二十年来,始终在市场见不到莲花白酒。听有人说,这酒的专利早被别的酒厂买走了,名称也改了,也就是说真正的莲花白酒永远消失了! 上一篇莲花入口香下一篇明代北京平民的休闲旅游 |